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18165409066 18066769736
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總公司地址:
中國四川天府新區天府總部商務區漢州路中交國際中心
西安分公司地址:
西安市小寨西路98號皇家公館
西安分公司聯系電話:
029-89325189 18165409066
24小時咨詢熱線:
唐老師:18165409066
教育孩子該如何是好
[亮劍教育集團] 發布時間:2017-07-03 16:27
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習慣,如何陪伴孩子成長,如何指導孩子做作業……類似的文章幫主已經給大家推薦過許多,也引發了各位的強烈討論。但也有家長在后臺留言,學習了那么多的知識,為什么在教育孩子上還不見起色?
如果您也有這樣的疑問,讀完西安小學生夏令營分享的這篇文章,會有不一樣的收獲。
1、很多媽媽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在考慮,自己該如何教育孩子,才能讓孩子將來成為成功人士,至少不能淪落為社會底層的人。
但我們之中的大多數家長,對孩子、對教育,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。猛然意識到,趕緊管一下,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,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后的高考,十五年后的婚姻,以及二十年后的事業……
這個憂慮一旦開啟了,毀掉孩子的佳績步也就邁出了。
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,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,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。我接觸過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,沒有一個是輕易取得教子成功的。
一位優秀的母親甚至說,很多人都認為我很輕松,說你的孩子那么優秀,根本不用管……殊不知,我連晚上睡覺其實都有一個眼睛是睜著的!
好母親防患于未然,而不合格的母親是,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,她還沒有意識不到問題的關鍵點所在。
許多家長,結束了讀書生涯,有了工作,有了家庭,有了孩子以后,似乎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“圓滿”,于是便放棄了自我探索,日常生活遵循著“安逸原則”,怎么舒服怎么來。雖然看上去輕松灑脫,生活穩定。但在表面的“圓滿”背后,自己內心對于孩子的教育有多憂慮,其實只有自己知道。
隨著社會的發展,大環境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,任何崗位都要求培訓、考核,但似乎只有生養、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訓,好像只要上崗之后就不會下崗一樣。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,每一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學習相關的知識,關于怎樣做父母的意識和知識準備得越早越好,越充分越好。
2、真正優秀的父母,是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的父母。
有些人可能會說,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識一個,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嗎?
其實,文盲并非不會教育,這些父母只要盡了心,同樣可以是教育孩子的高手。
《焦點訪談》節目曾介紹過世界中學生奧數金牌獲得者安金鵬的事跡。他家里極窮,考取了重點中學,卻沒有錢上,父親說讓孩子去打工,人家上了大學還沒有工作呢,更何況你能不能考上大學還不知道。但母親堅決不同意,將家里唯一的一頭驢賣了。
孩子在中學里是唯一一位連素菜都吃不起的人,是唯一一位連肥皂都用不起的人。照這樣來說孩子全靠自己了吧?當面一問才知道,雖然這位母親連小學都沒有畢業,但她卻讓自己的孩子在小學之前就把四則運算做得滾瓜爛熟。僅此一點又有幾個大學畢業的父母能夠做到呢?
有時候,孩子的教育,拼的是功底,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。也就是說,父母的整個人生,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。
3、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一看到孩子的問題,佳績反應就是怪罪到學校身上,怪罪到教師身上,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,唯獨不會選擇怪罪到自己身上。
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——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,都是我們父母在有意無意地培養出來的。
就像上海人說上海話吃上海菜,四川人說四川話吃四川菜一樣。孩子的很多行為看上去好像是生來就會,不需要培養的,而事實卻是父母每天潛移默化地教出來的。之所以叫“潛移默化”,是因為很多時候父母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“教”的過程,這就是“潛教育”,比“顯教育”威力大得多的本質教育。
優秀的孩子多是良好教育的結果,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。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,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。因此,在家庭教育這條路上,當務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,而是教育父母,沒有父母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改變。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,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。
豁達開朗的父母與小氣自私的父母,勤奮好學的父母和懶惰淺薄的父母……所引領和教育出來的孩子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因此,各位家長們。人到中年,路要越走越寬才好。與其天天四處打聽哪里有賣讓孩子“不輸在起跑線上”的仙藥,還不如躬身自問自己:是否注重自身的不斷學習和提升,成為供孩子這粒美好種子成長為漂亮鮮花的一片美好花園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