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18165409066 18066769736
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總公司地址:
中國四川天府新區天府總部商務區漢州路中交國際中心
西安分公司地址:
西安市小寨西路98號皇家公館
西安分公司聯系電話:
029-89325189 18165409066
24小時咨詢熱線:
唐老師:18165409066
“莫”作代詞來源于何時
[亮劍教育集團] 發布時間:2017-08-16 16:53
西安軍事夏令營解釋“莫”字本來就是一個否定性的無指代詞,可以單獨充當主語,有指代人和事物的作用,表示“沒有什么人”“沒有什么物”“沒有什么事”等等。例:
(1)莫我知也夫!(《論語·憲問》)
(2)君仁,莫不仁;君義,莫不義。(《孟子·離婁上》)
“莫”作代詞
“莫”字本來就是一個否定性的無指代詞,可以單獨充當主語,有指代人和事物的作用,表示“沒有什么人”“沒有什么物”“沒有什么事”等等。例:
(1)莫我知也夫!(《論語·憲問》)
(2)君仁,莫不仁;君義,莫不義。(《孟子·離婁上》)
(3)吾有老父,身死莫之養也。(《韓非子·五蠹》)
(4)保民而王,莫之能御也。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
(5)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(《詩經·小雅·北山》)
(6)三患莫至,身常無殃。(《莊子·天地》)
(7)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(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)關于例(5)(6)的“莫”字前的先行詞,朱振家先生認為:
“‘莫’字與其先行詞共同作主語,‘莫’字指代其中的一部分。”我們不贊同這一觀點。楊樹達先生指出“莫”的先行詞是“省去介字之狀字用名詞”,因為“莫”的先行詞并不作主語,而是作限定“莫”字所否定和指代的范圍的狀語,為確解。賈延利(1997年)以“群臣莫對”(《戰國策·楚策》)為證反對“莫”為代詞,認為若“莫”為代詞,則“莫”代指“群臣”,進而二者構成同位成分,但實際并不具備同位成分的條件。
因為同位成分可以省略,前后意思不變;且二者中間不能插入其他成分,以此矛盾來反對“莫”的代詞性。借著楊樹達先生的觀點,我們很清楚的看到,“莫”作代詞,語法意義上的確包含“群臣”的指代義;但是語法結構上,二者并未構成同位成分,因為“群臣”不作主語,而是充當“莫”的狀語,對其指代和否定的范圍進行限制。